著名的海鮮飯和西紅柿節、充滿藝術氣息的歷史建筑和絲綢博物館,西班牙瓦倫西亞以獨特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旅游資源享譽全球。眼下,越來越多瓦倫西亞餐館、商場掛出中文歡迎標語和微信、支付寶等付款碼,迎接大批中國游客到來。瓦倫西亞旅游局副局長米蓋爾·安格爾告訴記者,西班牙等歐洲國家旅游業界非常關注中國市場,“我們在幾乎所有的中國社交平臺注冊了官方賬號,推廣旅游資源,了解中國游客需求”。
根據歐洲旅游委員會和歐洲鐵路公司發布的今年5至8月長線旅游晴雨表,今年夏季全球游客赴歐旅游意愿有所下降,但中國市場展現強勁增長勢頭。中國計劃出境游客受訪者中有高達72%的人計劃今年夏季前往歐洲旅游,同比上升10%。中國游客成為支撐歐洲旅游市場的重要力量之一。
當前,中歐間直航航班數量持續恢復,中國與法國、德國、西班牙等國之間的主要航線逐步恢復至2019年水平。同時,多國簡化中國游客簽證辦理流程,簽發多次入境簽證的比例有所提升。航空恢復和簽證便利的疊加,為中國游客赴歐提供了更為可行的路徑選擇。法國國家旅游發展署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赴法游客達100萬人次,2024年巴黎奧運會期間,中國公民乘飛機入境法國的人次比往年同期增長約354%。今年開始,法國進一步縮短了中國旅游團和商務旅客的簽證辦理周期,希望保持住中國游客的赴法熱情。
針對中國游客的服務細節改進,在歐洲很多旅游景點得到體現。今年夏季,歐洲多國主要景區和博物館恢復并升級中文語音導覽,支持主流移動支付方式,提升中國游客在交通、支付、語言等方面的便利度。在意大利,米蘭市政府與市內交通公司合作推出中文版手機應用程序,游客可通過該應用進行地鐵、電車和公交車的路線查詢、票務購買與實時導航,中文界面操作簡潔,支持游客使用國際銀行卡在線購票并生成二維碼乘車憑證。該應用還提供突發狀況中文提示功能,已成為當地接待自由行中國游客的重要輔助工具。
數字化手段的運用也成為新趨勢。歐洲多國旅游機構與中國企業合作,通過社交媒體平臺等渠道推廣當地文化體驗、藝術課程、美食學習、自然探索等特色旅游產品。例如,法國推廣“博物館之夜”主題活動,西班牙開展“橄欖油莊園參訪”路線,瑞士通過中文旅游服務軟件推廣旅游資源等。這類內容多采用短視頻、圖文攻略等形式傳播,在中國年輕用戶中反響積極。米蓋爾·安格爾表示,中國出境游客在旅行內容選擇方面呈現從“觀光型”向“體驗型”轉變的趨勢,強調文化理解、生活融入和個性化行程規劃,自由行、家庭游及深度體驗線路需求增幅明顯,而成熟的歐洲旅游市場正好能夠提供更優化的針對性服務。
歐洲旅游委員會主席米格爾·桑斯表示,中國游客對于可持續發展、靈活性和定制化體驗的需求不斷增長,歐洲市場需要更好地接納中國游客的興趣與偏好。“歐洲旅游業必須提高體驗的競爭力和可及性,繼續為包括中國游客在內的全球游客提供有意義的高質量旅游產品。”米格爾·桑斯說。(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顏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