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頁 >> 河北 >> 石家莊市 >> 鄉鎮介紹 >> 賈市莊鎮 |
![]() |
賈市莊鎮 |
賈市莊鎮位于藁城市東南22公里處,西距省會石家莊50公里;該鎮西鄰梅花鎮,北與常安鎮接壤,東與晉州市相鄰,南與趙縣搭界,鎮政府所在地賈市莊村是歷史上久負盛名的古鎮。到2001年,該鎮轄10個自然村,人口4.7萬,面積5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19萬畝。 行政區劃 賈市莊鎮政府駐賈市莊村,郵編052160。該鎮轄10個行政村:賈市莊村、賈莊村、馬邱村、張名甫村、南古莊村、劉海莊村、卞家寨、貫莊、耿家莊村、落生村。 基礎設施 藁城市外南環路、趙藁線貫穿全鎮。柏油路村村相通,交通十分便利。該鎮內擁有華北電網35千伏,變電站兩座,電力供應充足。該鎮設有兩座郵電支局、四臺4000門程控電話交換機、四座移動電信接收塔,通訊快速準確。 為了改善農村路面狀況,發展交通事業,到2001年底,鎮政府和市公路站聯合投資,重修了劉海莊至賈市莊段公路7公里。此外,張名甫投資60萬元,硬化路面20公里。劉海莊投資18萬元,硬化路面6公里。卞家寨投資30萬元,硬化路面10公里。 2000至2001年,在鎮內建成中國移動通訊塔和中國聯通通訊塔各1座。2000年底,安裝西門子程控交換機,固定電話增至12627部,同時設立了南古莊、張名甫、貫莊、劉海莊4個模塊局。 經濟概述 1997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6.90億元,糧食總產3.37萬噸,農民人均純收入3454元;1998年工農業總產值3.64億元,糧食總產3.25萬噸,農民人均純收入3474元;1999年工農業總產值6.45億元,糧食總產3.30萬噸,農民人均純收入3550元;2000年工農業總產值5.80億元,糧食總產3.15萬噸,農民人均純收入3600元;2001年工農業總產值3.43億元,糧食總產2.71萬噸,農民人均純收入3658元。 2008年全鎮共引進1000萬元以上項目1個,500萬元以上項目1個;100萬元以上項目5個;引進外資1900萬元。截止2008年11月,全鎮完成財政總收入851.8萬元,國稅完成199.8萬元;地稅完成532萬元。 2008年以來,賈市莊鎮緊緊圍繞“一年一大步,三年大變樣”這條主線,以加快發展為主題,以“迎奧運、保平安、促發展”為載體,轉變作風,開拓進取,強力推進全鎮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發展。截至6月底,該鎮共完成工業總產值88891萬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170萬元,入庫稅金404萬元,均超額完成了上半年各項任務目標。 該鎮黨委、政府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擴大對外開放、加快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舉措,樹立無外商不富、無外資不活的新觀念,成立了招商引資領導組織機構,突出一個“爭”字,爭取到更多的外埠資金到該鎮投資。同時,采取以商招商、以廠招商、以友招商等多種引資方式,動員全鎮各方面力量廣泛招商引資,上半年共引進外地資金1200萬元,新上總投資1000萬元以上項目1個、500萬元以上項目2個、100萬元以上項目5個。為進一步促進農民增收,該鎮還開展了幫富工程,引導農民種植高產高效的特色創稅作物,長期聘請林果蔬菜專家為廣大農民提供技術、信息等方面的服務。目前,全鎮林果種植面積已達38600余畝,蔬菜種植面積達10000余畝。 為確保實現“迎奧運、保平安”的工作目標,該鎮狠抓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下大力解決村班子開拓意識不強、戰斗力弱化、遺留問題較多等問題,全面推進后進村轉化工作,增強了農村“兩委”班子的凝聚力、戰斗力。上半年,該鎮共解決遺留問題6個、熱點難點問題16個。該鎮還把黨建工作同保穩定、促發展緊密結合起來,配齊配強鎮村信訪穩定干部,深入各村排查各類隱患問題,確保全鎮社會穩定和諧的發展大局。截至5月23日,該鎮共完成了上級交辦的19起案件的結案工作,其中,石家莊市交辦4起,我市交辦14起、集中交辦1起。以“迎保促”活動為契機,該鎮大力推進年初承諾為民辦好的大事實事進程,千方百計兌現對群眾的承諾。截至目前,承諾辦好的60件實事好事已經完成32件,其余均按時間進度進行。 鄉鎮企業 1997至1998年與南方合作,相繼建成了不銹鋼餐具廠和無鏈條自行車廠。至2001年,劉海莊有色金屬公司完成擴建,年產值1500萬元,利潤125萬元。賈市莊泡花堿廠建成投產,年產值450萬元,利潤34萬元。服裝加工廠二期擴建完成,年產值890萬元,利潤17萬元。新建紙箱廠8個,都已投入生產,年產值1440萬元,利潤80萬元。 城鎮建設 2008年該鎮政府投資5余萬,鎮村干部利用5天的時間,在鎮長李軍平的帶領下,疏通汪洋溝河道200余米,清理淤泥300余方,基本解決了雨季對沿岸基本農田的危害。 截止至2008年,該鎮投入資金160萬元,硬化路面15000平米,完成了對藁賈路的該線工程,切實起到了改善交通環境,保證人民群眾生命財產的安全。 該鎮加強對蔬菜市場改造升級工程。2008年,該鎮投入資金15萬余元,完成了部分蔬菜大棚、路面的硬化,信息化建設的升級改造工作,使蔬菜市場每天擴大銷售近一成。 2008年賈市莊鎮政府在農閑時節邀請果樹專家和蔬菜專家到該鎮進行集體授課,重點講授了果樹的管理和蔬菜的無公害栽培技術,培訓人數達3000余人/次,為該鎮的林果、蔬菜業大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持。 社會事業 1997—2001年,鎮政府發揮當地優勢,大搞農業產業化經營,除種植傳統農作物外,創建了3個基地2個示范園。南果基地。以馬邱、張名甫等南5個村為林果基地,占地2.7萬畝,主要果品有雪梨、鴨梨、黃冠梨、紅富士等。1998年成立了林果協會,注冊了“天馬”牌紅富士商標;1999年對梨樹進行高接換頭,嫁接改造,引進新品種“臺灣新星”,現出口日本、北菜基地。主要以貫莊為中心,建成了9000畝黃瓜基地,年產量7200噸。1997年在落生村建立了千畝優質麥(藁8901)繁種基地。如今已在全市推廣示范園。2001年春,在劉海莊建立百畝優質“紅提葡萄”示范園和百畝“速生楊”苗木示范園。 為了改善農田灌溉條件,5年間,全鎮共打新機井345眼,由原來的每90畝一眼機井,變為現在的每60畝一眼機井,滿足了農民澆地用水需要。 地方特產 該鎮盛產鴨梨馳名中外,截止至2007年,該鎮擁有果樹19149畝,其中梨樹1150畝,蘋果樹6789畝,其他果樹1210畝。 截止至2007年,全鎮建有果品冷儲庫260棟,總儲藏量524萬公斤,被石家莊市政府命名為果品生產專業戶和果品冷藏基地;該鎮建有5000畝無公害設施蔬菜生產基地。 養殖業發展迅猛,截止至2007年,該鎮千只以上蛋雞養殖戶500余家,蛋雞存欄數120萬只以上。另外有兩個小尾寒羊、奶牛養殖專業村。 為促進全鎮經濟發展,優化產業結構,鎮政府本著互惠互利的原則,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鼓勵和扶持各類經濟實體不斷擴大生產經營規模。吸引了外地客商在該鎮投資辦廠。 截止至2007年,該鎮經濟結構初步構成了外南環路耿家莊至張名甫路段的宮面生產、面粉加工、飼料加工等行業。趙藁路賈市莊至劉海莊路段的鑄造、化工、鐵制品加工,農機配件等行業。 截止至2007年,該鎮建設企業:劉海莊村有色金屬線村生產,卞家寨建筑材料,張名甫服裝生產,賈莊包裝裝潢品生產四個工業小區。 |
|